提高细胞存活率的关键措施
一、优化培养环境
- 培养基选择:使用无血清或化学成分限定培养基,避免批次差异。添加必需生长因子(如bFGF、EGF)和1%非必需氨基酸。
- 理化参数控制:维持温度37±0.2℃(哺乳动物细胞),pH 7.2-7.4(CO₂调节),溶氧30-60%(根据细胞类型调整)。
二、减少机械损伤
- 低剪切力培养:搅拌式反应器转速≤60 rpm(动物细胞),气升式反应器用于敏感细胞。
- 温和传代:用低浓度胰酶(0.05% Trypsin-EDTA)消化,加入含血清培养基终止反应。

三、代谢废物管理
- 动态补料:流加葡萄糖(维持2-4 mM)和谷氨酰胺,避免乳酸>4 mM和氨离子>2 mM积累。
- 灌流培养:中空纤维系统每日置换50%培养基,及时清除代谢废物。
四、冻存与复苏保护
- 程序冻存:使用含10% DMSO的冻存液,以1℃/分钟降温至-80℃后转入液氮。
- 快速复苏:37℃水浴中1分钟内融化,离心去除冻存液后立即接种。
五、污染防控
- 严格无菌操作:超净台紫外线消毒30分钟,所有耗材高压灭菌。
- 定期检测:每周PCR检测支原体,培养基抽样做无菌试验。
六、数据监测
- 每日检测:台盼蓝染色评估活率(目标>95%),检测葡萄糖/乳酸水平。
- 设备校准:每月校验培养箱温度、CO₂浓度和生物反应器pH/DO探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