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细胞适应性驯化
1. 逐步适应无血清悬浮:
- 从含血清贴壁培养开始,逐步降低血清浓度(10%→5%→1%→0%)。
- 改用商业化无血清悬浮培养基(如CDM4HEK293)。
- 添加剪切保护剂(0.1% Pluronic F-68)和细胞贴附因子(如1-5 μg/mL纤维连接蛋白)。
2. 悬浮驯化流程:
- 第一阶段:贴壁培养至80%汇合,改用低附着培养皿(如Corning Ultra-Low Attachment)。
- 第二阶段:细胞自发聚集后,转移至摇瓶(80-100 rpm),逐步提高转速至120 rpm。
- 第三阶段:稳定悬浮生长后,转入生物反应器(搅拌速度30-60 rpm)。
二、培养基优化
1. 关键添加物:胰岛素-转铁蛋白-硒(ITS)替代血清功能;抗氧化剂(如0.1 mM β-巯基乙醇)减少氧化应激;脂质混合物(如Chemically Defined
Lipid Concentrate)支持膜结构。
2. pH与渗透压: 维持pH 7.2-7.4(HEPES缓冲),渗透压280-320 mOsm/kg。

三、微载体技术(过渡方案)
1. 载体选择:正电荷微载体(如Cytodex 1)直径150-300 μm,用量3-5 g/L;可降解微载体(如Gelatin-based)适用于后期直接消化收获。
2. 操作要点:
- 微载体预处理:PBS浸泡后121℃灭菌20分钟。
- 细胞接种密度:2-5×10⁵ cells/mL,静置4小时促进贴附。
- 逐步增加搅拌速度(初始30 rpm,每24小时+10 rpm,最终60 rpm)。
四、基因工程改造
- 抗凋亡基因:过表达BCL-2或XIAP延长细胞存活。
- 悬浮相关基因:敲除整合素β1(ITGB1)或过表达悬浮适应蛋白(如Ezrin)。
五、生物反应器参数
1. 低剪切设计:使用斜叶桨(D/T=0.3-0.5),剪切力<0.5 Pa;微泡通气(气泡直径<200 μm),kLa维持10-20 h⁻¹。
- 动态监测:在线检测活率(电容法)、葡萄糖/乳酸(生物传感器)。
六、常见问题解决
- 细胞聚团:添加DNAse I(10-50 U/mL)或透明质酸酶。
- 贴壁残留:改用Accutase®替代胰酶,减少膜蛋白损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