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度细胞培养系统是用于哺乳动物细胞(如CHO、HEK293)或微生物高效增殖的先进生物反应平台,通过优化培养环境和营养供给,实现细胞密度>1×10⁷ cells/mL的
高效表达,广泛应用于单抗、疫苗等生物制品生产。
一、设备组成
1. 主体单元:
- 罐体系统:玻璃/不锈钢罐体(5-2000L),集成pH/DO/Temp探头
- 搅拌系统:低剪切力搅拌(桨式/帆式,30-150rpm)
2. 控制模块:
- 多参数控制器:实时调控溶氧(30-50%)、pH(7.0±0.1)、渗透压(280-320mOsm/kg)
- 在线检测:活细胞密度传感器(电容法)、代谢物分析仪(葡萄糖/乳酸)
3. 辅助系统:
- 灌注模块:中空纤维过滤器(截留分子量10-50kDa)
- 气体混合单元:O₂/N₂/CO₂比例调节
二、工作原理
1. 批式培养阶段:基础培养基扩增细胞至5×10⁶ cells/mL、维持DO>30%(表面通气+氧灌注)
2. 灌注培养阶段:启动培养基循环(速率1-3VVD)、细胞截留>95%,废液自动排出
3. 产物合成期:温度偏移策略(37℃→32℃)、诱导表达(如Tet-On系统)

三、设计方法
1. 氧传递优化:膜通气系统(硅氧烷膜管)、工作体积氧传质系数kLa>20h⁻¹
2. 防污染设计:无菌连接接口(SIP/CIP兼容)、一次性流路组件
3. 规模放大:恒定剪切力原则(Tip Speed<1m/s)、体积放大系数0.7-0.9
四、操作流程
1. 系统准备:灭菌处理(121℃/30min或γ辐照)→培养基平衡(pH7.2,DO40%)
2. 接种培养:初始密度0.5×10⁶ cells/mL→阶梯式提升搅拌速率(50→120rpm)
3. 过程控制:动态调整灌注速率(基于活细胞密度)→每日补加营养浓缩液(5-10%v/v)
4. 收获处理:终点活率>80%→深层过滤澄清培养液
五、维护保养
1. 日常维护:批间执行SIP(121℃/30min)、探头校准(pH/DO每周1次)
2. 定期维护:季度更换渗透压仪膜片、年度检查搅拌轴同心度
3. 关键点保养:灌注泵密封圈每500h更换、生物传感器每6个月标定
